纪念我国人造金刚石诞生60周年系列访谈活动——王明智
发布时间:
2023-12-13
记者:王教授,燕山大学当初是如何设立材料专业的?又是怎么开始进入超硬材料行业研究的?
王教授:1958年,哈工大分校独立变成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,到1985年,当时的学校领导决定把学校搬迁到一个适合的地方,最后选到了秦皇岛,搬迁也是经过主管部门允许的,所以在报告的时候,当时机械部的高教司建议说,在学校搬迁的同时,也要进行专业的扩编,现在超硬材料还没有一个本科教学的这样的一个专业,你们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建个专业?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就考虑建一个超硬材料专业,然后进行了调研,当时到了郑州三磨所,还有中磨公司,特别是到了郑州机专,当时接待我们的是王秦生老师,他当时是磨料磨具专业的系主任,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超硬材料专业的教学大纲,还有他们当时所用的教材。所以说,我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进入到超硬材料行业中来。
记者:王教授,您主持承担了国家85科技攻关项目,“超硬材料镀覆技术”这个项目的故事您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吗?
王教授:进入超硬材料之后,我们和中磨公司的院兴国在座谈时,他就提出这么个问题,说现在这个金刚石表面如果能够金属化,将对金刚石和结合剂之间的结合性能提高会有很大的作用。我们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,当时因为我们没有科研费,很多的专用设备是买不起的,所以说我们就从各个地方,甚至在废铁堆里找一些能用的零部件,然后组装成最初的小设备。这一次能制作几百克拉,把这个样品拿给一个用户去实验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。在北京的时候,我们去了机械部科技司,当时别的项目都没有了,说正好有个85攻关项目正在申报过程中,你们可以去参与一下,最后定下来,我们可以参与这个(项目申报),并且获得了最初的经费。从那之后,我们开始了金刚石表面镀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发。
记者:超硬材料镀覆技术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技术?您能给我们详细讲一下吗?
王教授:是这样,金刚石它这个优点,有时候也是个缺点,比如说它和其它的物质接触的时候不容易发生键接,特别是金刚石做成工具,要求金刚石和结合剂之间有一定的结合,使它避免非磨削脱落,这样的话能够大大提高它的利用率,而金刚石表面镀钛,这样钛和金刚石之间形成碳化钛,就解决了这样的一个问题。
记者:王教授,您作为高校教师,又参与行业工作多年,对于行业年轻人,您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吗?
王教授:我觉得比较自豪的就是培养出来的一批学生,这批学生在咱们超硬材料行业,不管是做领导的,还是做普通技术人员的,我觉得他们都做的很好,那么他们做的好,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?就是说是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一个坚持。我们这个行业, 几百人就是一个很大的企业了,所以说你做的好不好,和你个人的表现和你所学的专业知识非常有关的,所以说希望能够坚持下去,这样的话,才能把你的闪光点、专业方面的知识才能应用出来。
聚焦热点